贝宫夫人
bèi贝gōng宫fū夫rén人--lǐ李hè贺
dīng丁dīng丁hǎi海nǚ女nòng弄jīn金huán环,,què雀chāi钗qiào翘jiē揭shuāng双chì翅guān关。。
liù六gōng宫bù不yǔ语yī一shēng生xián闲,,gāo高xuán悬yín银bǎng牓zhào照qīng青shān山。。
zhǎng长méi眉níng凝lǜ绿jǐ几qiān千nián年,,qīng清liáng凉kān堪lǎo老jìng镜zhōng中luán鸾。。
qiū秋jī肌shāo稍jué觉yù玉yī衣hán寒,,kōng空guāng光tiē贴tuǒ妥shuǐ水rú如tiān天。。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被风吹拂的海女(贝宫夫人)及侍女,响起了叮铃的佩环,贝宫夫人头上雀钗高耸,雀翅紧闭关。
她有六个寝宫,整日不语多安闲,庙门前银匾高悬,辉耀着四周的群山。
夫人长眉凝翠绿,神寿长久几千年,她清心寡欲,铜镜中常飞着青凤鸾。
秋天的风光多明净,水色天色难分辨,看夫人玉衣多单薄,令人稍觉肌肤寒。
注释
1.贝宫夫人:神女,身份不明,宋代吴正子、明代曾益以为是龙女,清代姚文燮以为是海神,清代学者王琦则认为是南朝梁文学家任昉《述异记》中所记的贝宫夫人,在太乙山下。
2.丁丁:环佩相击声。海女:海神之女。弄金环:风儿吹拂之下,海女塑像上的金环丁丁作晌。
3.雀钗:雀形的钗头。翘揭:高起之貌。双翅关:雀之双翅合起未开。
4.六宫:原指古代天子居住之地,有正寝一,燕寝五。神既称夫人,则亦仿天子之制立六宫仪制。不语一生闲:海女泥塑,不能言语,故曰“一生闲”。
5.银榜:宫前门上银白色牌额。照青山:夫人像与山对立相映照。
6.凝:凝固不变。绿:代黑。几千年:谓之神寿长久。
7.清凉:凄清荒凉。镜中鸾(luán):谓夫人没有匹偶,只如孤鸾,自睹镜中形影。
8.玉衣:以白玉为衣饰,言其衣服华好。
9.空光:深秋季节空明澄彻的天宇。贴妥:妥帖稳称。
参考资料:
1、(唐)李贺.《李贺集》:岳麓书社,2003年01月第1版:第322页
2、(唐)李贺 著;徐传武 译.徐传武译.山东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08月第1版:第403页
创作背景
此诗大约作于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年),于诗人南游途中,描写了在贝宫夫人庙里的所见。
参考资料:
1、(唐)李贺著;(宋)吴正子注;(宋)刘辰翁评;徐传武校点.李贺诗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11:第149页
赏析
诗歌的前两句“丁丁海女弄金环,雀钗翘揭双翅关”。描写贝宫夫人的环佩和头饰,衬托出神女异常的美貌。
“六宫不语一生闲,高悬银膀照青山”。描绘了贝宫夫人神像的沉默,神庙里高恳的镜子照着远处的青山隐隐,创造出一种静溢的神秘。
“长眉凝绿化千年,清凉堪老镜中鸾“。”凝绿”的长眉中,又一次见到了李贺喜欢使用的色彩,诗人将这千年的时间凝结为了贝宫夫人神像上那一弯绿眉,这是时间凝结而成的色彩。“清凉堪老镜中鸾”,前人解释道“今神清净为心,无有情欲,镜中鸾影尚存,安有老期”。“鸾”是爱人的象征,但是通过"堪老"二字,李贺笔下的贝宫夫人拒绝这种人间的感情。和李商隐的嫦娥不同,李贺的贝宫夫人是一个没有情欲的形象,抽离了人的感情,从而制造了读者和贝宫夫人之间的疏离感。
在这水天一色的神殿背景之下,诗人最后写道,“秋肌稍觉玉衣寒”。诗人通过想象,模拟了贝宫夫人的体感。“稍觉”使得这种疏离感没有那么绝对。
诗人借贝宫夫人神像以及故事,来抒发心中的悲痛。诗人把生活女性化,为了表现失意心态。山林仙妹表现的是希望的心灵历程,江海女神为失望的凄苦心境,形成在传统诗学基础上的寄托遥深的文学品格。
参考资料:
1、(唐)李贺 著;吴企明 笺注.李长吉歌诗编年笺注:中华书局,2012.2
2、神化女性形象与诗人生存困境[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何蕾.2012-09-10
3、蔡伦.论西方学界的李贺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7.
4、黄震云; 张英.李贺诗中的神女意象和诗学品格.[J].职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94-96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 李贺的诗词
► 李贺的名句
猜您喜欢
经汾阳旧宅
门前不改旧山河,破虏曾轻马伏波。
今日独经歌舞地,古槐疏冷夕阳多。
毛颖传
毛颖者,中山人也。其先明眎,佐禹治东方土,养万物有功,因封於卯地,死为十二神。尝曰:“吾子孙神明之后,不可与物同,当吐而生。”已而果然。明眎八世孙䨲,世传当殷时居中山,得神仙之术,能匿光使物,窃姮娥、骑蟾蜍入月,其后代遂隐不仕云。居东郭者曰㕙,狡而善走,与韩卢争能,卢不及。卢怒,与宋鹊谋而杀之,醢其家。
秦始皇时,蒙将军恬南伐楚,次中山,将大猎以惧楚。召左右庶长与军尉,以《连山》筮之,得天与人文之兆。筮者贺曰:“今日之获,不角不牙,衣褐之徒,缺口而长须,八窍而趺居,独取其髦,简牍是资。天下其同书,秦其遂兼诸侯乎!”遂猎,围毛氏之族,拔其豪,载颖而归,献俘於章台宫,聚其族而加束缚焉。秦皇帝使恬赐之汤沐,而封诸管城,号曰管城子,日见亲宠任事。
颖为人强记而便敏,自结绳之代以及秦事,无不纂录。阴阳、卜筮、占相、医方、族氏、山经、地志、字书、图画、九流、百家、天人之书,及至浮图、老子、外国之说,皆所详悉。又通於当代之务,官府簿书、巿井贷钱注记,惟上所使。自秦皇帝及太子扶苏、胡亥、丞相斯、中车府令高,下及国人,无不爱重。又善随人意,正直、邪曲、巧拙,一随其人;虽见废弃,终默不泄。惟不喜武士,然见请,亦时往。累拜中书令,与上益狎,上尝呼为“中书君”。上亲决事,以衡石自程,虽宫人不得立左右,独颖与执烛者常侍,上休方罢。颖与绛人陈玄、弘农陶泓,及会稽褚先生友善,相推致,其出处必偕。上召颖,三人者不待诏,辄俱往,上未尝怪焉。
后因进见,上将有任使,拂拭之,因免冠谢。上见其发秃,又所摹画不能称上意。上嘻笑曰:“中书君老而秃,不任吾用。吾尝谓中书君,君今不中书邪?”对曰:“臣所谓尽心者。”因不复召,归封邑,终於管城。其子孙甚多,散处中国、夷狄,皆冒管城,惟居中山者,能继父祖业。
太史公曰:毛氏有两族。其一姬姓,文王之子,封於毛,所谓鲁、卫、毛、聃者也。战国时,有毛公、毛遂。独中山之族,不知其本所出,子孙最为蕃昌。《春秋》之成,见绝於孔子,而非其罪。及蒙将军拔中山之豪,始皇封诸管城,世遂有名,而姬姓之毛无闻。颖始以俘见,卒见任使。秦之灭诸侯,颖与有功,赏不酬劳,以老见疏,秦真少恩哉!
曼倩辞
十八年来堕世间,瑶池归梦碧桃闲。
如何汉殿穿针夜,又向窗中觑阿环。
司马光好学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选自朱熹·《三朝名臣言行录》)
苦雪四首·其一
二月犹北风,天阴雪冥冥。
寥落一室中,怅然惭百龄。
苦愁正如此,门柳复青青。
征妇怨
九月匈奴杀边将,汉军全没辽水上。
万里无人收白骨,家家城下招魂葬。
妇人依倚子与夫,同居贫贱心亦舒。
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
奉寄韦太守陟
荒城自萧索,万里山河空。
天高秋日迥,嘹唳闻归鸿。
寒塘映衰草,高馆落疏桐。
临此岁方晏,顾景咏悲翁。
故人不可见,寂寞平陵东。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
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
兰径薰幽珮,槐庭落暗金。
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
从军行七首·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