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国学典籍 国学人物 成语大全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 在线反馈

短歌行

两汉曹操

duǎnxíng--cáocāo

zhōu西chānghuái怀shèngsānfēntiānxiàéryǒuèr

xiūfènggòngxiànchénjiézhuìchónghóuchánzhīshì

hòujiànshèyuánzhīyuèshǐ使zhuānzhēngwèizhòngsuǒchēng

xíngyóufèngshìyīnlùnměihuánzhīgōngwèizhīdào

jiǔzhūhóukuāngtiānxiàkuāngtiānxiàbīngchē

zhèngérjuéchuánchēngkǒngzisuǒtànbìngchēngmínshòuēn

miàozuòmìngxiàbàixiǎobáigǎněrtiānwēizàiyánzhǐchǐ

jìnwéngōngfèngtiānwángshòuguīzànchàngtónggōng

gōngshǐqiānbēnsānbǎirénwēizhūhóushīzhīsuǒzūn

fāngwénzhīmínghuányángzhīhuìzhàchēngzhōuwángshìmíngfēn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姬昌受封为西伯,具有神智和美德。殷朝土地为三份,他有其中的两份。

整治贡品来进奉,不失臣子的职责。只因为崇侯进谗言,而蒙冤受拘禁。

后因为送礼而赦免,受赐斧钺征伐的权力。他被孔丘称赞,品德高尚地位显。

始终臣服殷朝帝王,美名后世流传遍。齐桓公拥周建立功业,存亡继绝为霸首。

聚合诸侯捍卫中原,匡正天下功业千秋。号令诸侯以匡周室,依靠的主要不是武力。

行为磊落不欺诈,美德流传于身后。孔子赞美齐桓公,也称赞管仲,百姓深受恩惠。

天子赐肉与桓公,命其无拜来接受。桓公称小白不敢,天子威严就在咫尺前。

晋文公继承来称霸,亲身尊奉周天王。周天子赏赐丰厚,仪式也非常隆重。

接受玉器和美酒,弓矢武士三百名。晋文公声望镇诸侯,从其风者受尊重。

威名八方传遍,名声仅次于齐桓公。佯称周王巡狩,招天子到河阳,因此大众议论纷纷。

注释

贡献:谓进奉,进贡。节:礼仪、规矩、纪律。坠,失去。一作“隆”。

见:被。赦原:赦免原谅其过。

斧钺(yuè),古代兵器。古代军法用以杀人的斧子。专征,古代帝王授予诸侯,将帅掌握军旅的特权,不待天子之命,得自专征伐。

仲尼,孔子字。

殷:朝代名,即商。

不以兵车:指齐桓公称诸侯以匡周室,主要靠的不是武力,主要靠的完全落实了取信于诸侯和周室的如前所述的八条得力措施。

谲(jué):诡诈。

夷吾:即管仲,春秋时期政治家。

庙胙(zuò):祭祀用的肉。胙,古代祭祀时供的肉。

小白:齐桓公名。尔:这样。

天威:天子的威严。在颜:即不违颜意,即特别亲切地感受到了天子的威严。咫(zhǐ)尺:指距离很近。

圭瓒(zàn):古代的一种玉制酒器。鬯(chàng),古代祭祀用的酒。彤弓,朱红色的弓。古代诸侯有大功时,天子赏赐弓矢,使“专征伐”。

庐弓:形似戟的一种弓。矢千:一千支箭。矢,即箭。

虎贲(bēn):勇士,武士。

亚:次于。

河阳:古县名,春秋晋邑(今河南孟县西)。

是:一作“是以”。纷葩(pā):亦作“芬葩”。多貌,盛貌。葩,花。

参考资料:

1、冠英 选注.三曹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第二版):7-8

2、张可礼 宿美丽 编选.曹操曹丕曹植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28-34

赏析

《周西伯昌》是一首咏史诗,诗人意在借周文王、齐桓公、晋文公的史事向内外臣僚及天下表明心迹。通篇以时间先后为序,结构层次分明:开头“周西伯昌”十五句写周文王;中间“齐桓之功”十五句写齐桓公;最后“晋文亦霸”十三句写晋文公。曹操写他们,强调了他们的功业和德行。此外还特别突出了他们虽然有盖世的功业,但始终尊奉天子的事迹。

在诗中,曹操赞颂周文王、齐桓公、晋文公这样的成就伟业的历史人物,实际上是借他们来抒发自己的雄伟志向。周文王姬昌在殷朝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大好形势下,犹能奉事殷纣,故孔子盛称“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但纣王亲信崇侯虎仍不免在纣王前还要谗毁文王,并拘系于羑里。曹操举此史实,意在表明自己正在克心效法先圣西伯姬昌,并肯定他的所作所为,谨慎惕惧,向来无愧于献帝之所赏;并大谈西伯姬昌、齐桓公、晋文公皆曾受命“专使征伐”,意在表明当时天下形势与当年西伯、齐桓、晋文之际颇相类似,天子命他“专使征伐”以讨不臣,乃英明之举。他的态度非常明确,就是要效法周文王、齐桓公、晋文公终守臣节的事迹。

观汉献帝下诏《册魏公九锡文》全篇,尽叙曹操之功,以为其功高于伊、周,而其奖却低于齐、晋,故赐爵赐土,又加九锡,奖励空前。但曹操被奖愈高,心内愈忧。故曹操在曾早在五十六岁写的《让县自明本志令》中谓“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齐桓、晋文所以垂称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论语》云‘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谓至德矣。’夫能以大事小也。”曹操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并能发挥。鉴于齐桓、晋文当初虽能率诸侯以尊周,但终未能如西伯姬昌终其身而不代商纣,只是为儿子武王姬发创造条件,一旦天地人三才俱备,那就瓜熟蒂落了,不必操之过急而速招恶名。曹操暗欣自己深得文王精义,故亦终其身奉事汉帝而不称孤道寡,故对孙权伺机上表称臣之用心,便洞若观火,使其毒计无所逞其能矣。曹操此诗,是对如孙权辈等外内政敌企图把曹操推向高处不胜寒极端阴谋的粉碎措施。当自己的臣下如陈群、桓阶、夏侯惇等亦诚意敦请曹操称帝时,曹操亦坚定地回答:“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可见曹操谋略之高超,实非常人所能及。遵循既定方针,实为曹操施政运筹之要略。

这首《周西伯昌》是诗人从《史记·殷本纪》中采辑西伯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犹尊奉殷室“臣节不坠”的美德,从《左传》中掬取齐桓公“一匡天下,不以兵车”、晋文公“躬奉天王”“威服诸侯”的史迹,加以裁剪,成为诗章,既是对“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具体阐释,又是对敌手“妄相忖度”疑其有篡汉自立之心的有力回击。

曹操的四言诗,在《诗经》之后独树一帜。他的四言诗,句式整齐,有明显的节奏感。而这第二首《短歌行》不同,诗中主要主要用四言句式,但又有变化,如有少量的五言、六言句式,还有不少散文句式。这说明曹操在诗歌形式上,并不拘泥,而能灵活地根据所抒发的思想感情随时变化。

曹操的《短歌行二首》,《对酒当歌》是咏怀,在对酒当歌的燕礼现场,就事兴感,即景抒情,心苞天下,思接千载,在沉郁悠长的忧思中,激荡着抗志任事的慷慨之气,抒发了为重建大汉王业而求贤若渴的情怀;《周西伯昌》是咏史,文笔质直,借礼赞周文王、齐桓公、晋文公坚守臣节、以大事小而造福天下的大德,申明自己只有殚精竭虑扶佐汉室之志,而决无代汉自立之心。两诗珠联璧合,全面展现了曹操的人格、学养、抱负和理想,雄深雅健为其诗品。

参考资料:

1、张可礼 宿美丽 编选.曹操曹丕曹植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28-34

2、吴小如 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194-196

3、袁传璋.曹操《短歌行》剩义拾零.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1):95-101

创作背景

《周西伯昌》,学术界也难以确定其具体创作时间,只能大致推断为建安十七年(212)至二十二年(217)之间。

参考资料:

1、沈立群.《短歌行》创作时间背景与曹操当时心态.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4(5):43-49

2、吴小如 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194-196

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 曹操的诗词 ► 曹操的名句

猜您喜欢
夜游宫·竹窗听雨

竹窗听雨,坐久隐几就睡,既觉,见水仙娟娟于灯影中

窗外捎溪雨响。映窗里、嚼花灯冷。浑似萧湘系孤艇。见幽仙,步凌波,月边影。

香苦欺寒劲。牵梦绕、沧涛千顷。梦觉新愁旧风景。绀云欹,玉搔斜,酒初醒。

咏梅投所知

洁白无瑕美不娇,炯如珠玉粲林皋。

独开残腊与时背,奄胜众芳其格高。

欲启月宫休种桂,如何仙苑却栽桃。

不将品质分优劣,痛饮花前读楚骚。

元丹丘歌
唐代李白

元丹丘,爱神仙,朝饮颍川之清流,

暮还嵩岑之紫烟,三十六峰长周旋。

长周旋,蹑星虹,身骑飞龙耳生风,

横河跨海与天通,我知尔游心无穷。

南乡子·有感
宋代苏轼

冰雪透香肌。姑射仙人不似伊。濯锦江头新样锦,非宜。故著寻常淡薄衣。

暖日下重帏。春睡香凝索起迟。曼倩风流缘底事,当时。爱被西真唤作儿。

天仙子·茅舍数椽山下盖

茅舍数椽山下盖,松竹梅兰真可爱。穿林越岭觅干柴,没人怪,从我卖,或少或多凭世界。

将钱沽酒随心快,瓦钵磁瓯殊自在。酕醄醉了卧松阴,无挂碍,无利害,不管人间兴与败。

五噫歌
两汉梁鸿

陟彼北芒兮,噫!

顾瞻帝京兮,噫!

宫阙崔嵬兮,噫!

民之劬劳兮,噫!

辽辽未央兮,噫!

陈万年教子
两汉班固

  陈万年乃朝中重臣也,尝病,召子咸教戒于床下。语至三更,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也。”万年乃不复言。

孟母三迁
两汉刘向

  邹孟轲母,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乃去,舍市旁。其嬉游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处居子矣。”遂居。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

七谏

初放

  平生于国兮,长于原野。

  言语讷譅兮,又无彊辅。

  浅智褊能兮,闻见又寡。

  数言便事兮,见怨门下。

  王不察其长利兮,卒见弃乎原野。

  伏念思过兮,无可改者。

  群众成朋兮,上浸以惑。

  巧佞在前兮,贤者灭息。

  尧、舜圣已没兮,孰为忠直?

  高山崔巍兮,水流汤汤。

  死日将至兮,与麋鹿同坑。

  塊兮鞠,当道宿,

  举世皆然兮,余将谁告?

  斥逐鸿鹄兮,近习鸱枭,

  斩伐橘柚兮,列树苦桃。

  便娟之修竹兮,寄生乎江潭。

  上葳蕤而防露兮,下泠泠而来风。

  孰知其不合兮,若竹柏之异心。

  往者不可及兮,来者不可待。

  悠悠苍天兮,莫我振理。

  窃怨君之不寤兮,吾独死而後已。

沉江

  惟往古之得失兮,览私微之所伤。

  尧舜圣而慈仁兮,後世称而弗忘。

  齐桓失于专任兮,夷吾忠而名彰。

  晋献惑于孋姬兮,申生孝而被殃。

  偃王行其仁义兮,荆文寤而徐亡。

  纣暴虐以失位兮,周得佐乎吕望。

  修往古以行恩兮,封比干之丘垄。

  贤俊慕而自附兮,日浸淫而合同。

  明法令而修理兮,兰芷幽而有芳。

  苦众人之妒予兮,箕子寤而佯狂。

  不顾地以贪名兮,心怫郁而内伤。

  联蕙芷以为佩兮,过鲍肆而失香。

  正臣端其操行兮,反离谤而见攘。

  世俗更而变化兮,伯夷饿于首阳。

  独廉洁而不容兮,叔齐久而逾明。

  浮云陈而蔽晦兮,使日月乎无光。

  忠臣贞而欲谏兮,谗谀毁而在旁。

  秋草荣其将实兮,微霜下而夜降。

  商风肃而害生兮,百草育而不长。

  众并谐以妒贤兮,孤圣特而易伤。

  怀计谋而不见用兮,岩穴处而隐藏。

  成功隳而不卒兮,子胥死而不葬。

  世从俗而变化兮,随风靡而成行。

  信直退而毁败兮,虚伪进而得当。

  追悔过之无及兮,岂尽忠而有功。

  废制度而不用兮,务行私而去公。

  终不变而死节兮,惜年齿之未央。

  将方舟而下流兮,冀幸君之发矇。

  痛忠言之逆耳兮,恨申子之沉江。

  愿悉心之所闻兮,遭值君之不聪。

  不开寤而难道兮,不别横之与纵。

  听奸臣之浮说兮,绝国家之久长。

  灭规矩而不用兮,背绳墨之正方。

  离忧患而乃寤兮,若纵火于秋蓬。

  业失之而不救兮,尚何论乎祸凶。

  彼离畔而朋党兮,独行之士其何望?

  日渐染而不自知兮,秋毫微哉而变容。

  众轻积而折轴兮,原咎杂而累重。

  赴湘沅之流澌兮,恐逐波而复东。

  怀沙砾而自沉兮,不忍见君之蔽壅。

怨世

  世沉淖而难论兮,俗岒峨而嵾嵯。

  清泠泠而歼灭兮,溷湛湛而日多。

  枭鸮既以成群兮,玄鹤弭翼而屏移。

  蓬艾亲入御于床笫兮,马兰踸踔而日加。

  弃捐药芷与杜衡兮,余柰世之不知芳何?

  何周道之平易兮,然芜秽而险戏。

  高阳无故而委尘兮,唐虞点灼而毁议。

  谁使正其真是兮,虽有八师而不可为。

  皇天保其高兮,后土持其久。

  服清白以逍遥兮,偏与乎玄英异色。

  西施媞媞而不得见兮,嫫母勃屑而日侍。

  桂蠹不知所淹留兮,蓼虫不知徙乎葵菜。

  处湣湣之浊世兮,今安所达乎吾志。

  意有所载而远逝兮,固非众人之所识。

  骥踌躇于弊輂兮,遇孙阳而得代。

  吕望穷困而不聊生兮,遭周文而舒志。

  宁戚饭牛而商歌兮,桓公闻而弗置。

  路室女之方桑兮,孔子过之以自侍。

  吾独乖剌而无当兮,心悼怵而耄思。

  思比干之恲恲兮,哀子胥之慎事。

  悲楚人之和氏兮,献宝玉以为石。

  遇厉武之不察兮,羌两足以毕斮。

  小人之居势兮,视忠正之何若?

  改前圣之法度兮,喜嗫嚅而妄作。

  亲谗谀而疏贤圣兮,讼谓闾娵为丑恶。

  愉近习而蔽远兮,孰知察其黑白?

  卒不得效其心容兮,安眇眇而无所归薄。

  专精爽以自明兮,晦冥冥而壅蔽。

  年既已过太半兮,然埳轲而留滞。

  欲高飞而远集兮,恐离罔而灭败。

  独冤抑而无极兮,伤精神而寿夭。

  皇天既不纯命兮,余生终无所依。

  愿自沉于江流兮,绝横流而径逝。

  宁为江海之泥涂兮,安能久见此浊世?

怨思

  贤士穷而隐处兮,廉方正而不容。

  子胥谏而靡躯兮,比干忠而剖心。

  子推自割而飤君兮,德日忘而怨深。

  行明白而曰黑兮,荆棘聚而成林。

  江离弃于穷巷兮,蒺藜蔓乎东厢。

  贤者蔽而不见兮,谗谀进而相朋。

  枭鸮并进而俱鸣兮,凤皇飞而高翔。

  原壹往而径逝兮,道壅绝而不通。

自悲

  居愁懃其谁告兮,独永思而忧悲。

  内自省而不惭兮,操愈坚而不衰。

  隐三年而无决兮,岁忽忽其若颓。

  怜余身不足以卒意兮,冀一见而复归。

  哀人事之不幸兮,属天命而委之咸池。

  身被疾而不闲兮,心沸热其若汤。

  冰炭不可以相并兮,吾固知乎命之不长。

  哀独苦死之无乐兮,惜予年之未央。

  悲不反余之所居兮,恨离予之故乡。

  鸟兽惊而失群兮,犹高飞而哀鸣。

  狐死必首丘兮,夫人孰能不反其真情?

  故人疏而日忘兮,新人近而俞好。

  莫能行于杳冥兮,孰能施于无报?

  苦众人之皆然兮,乘回风而远游。

  凌恆山其若陋兮,聊愉娱以忘忧。

  悲虚言之无实兮,苦众口之铄金。

  过故乡而一顾兮,泣歔欷而霑衿。

  厌白玉以为面兮,怀琬琰以为心。

  邪气入而感内兮,施玉色而外淫。

  何青云之流澜兮,微霜降之蒙蒙。

  徐风至而徘徊兮,疾风过之汤汤。

  闻南籓乐而欲往兮,至会稽而且止。

  见韩众而宿之兮,问天道之所在?

  借浮云以送予兮,载雌霓而为旌。

  驾青龙以驰骛兮,班衍衍之冥冥。

  忽容容其安之兮,超慌忽其焉如?

  苦众人之难信兮,愿离群而远举。

  登峦山而远望兮,好桂树之冬荣。

  观天火之炎炀兮,听大壑之波声。

  引八维以自道兮,含沆瀣以长生。

  居不乐以时思兮,食草木之秋实。

  饮菌若之朝露兮,构桂木而为室。

  杂橘柚以为囿兮,列新夷与椒桢。

  鹍鹤孤而夜号兮,哀居者之诚贞。

哀命

  哀时命之不合兮,伤楚国之多忧。

  内怀情之洁白兮,遭乱世而离尤。

  恶耿介之直行兮,世溷浊而不知。

  何君臣之相失兮,上沅湘而分离。

  测汨罗之湘水兮,知时固而不反。

  伤离散之交乱兮,遂侧身而既远。

  处玄舍之幽门兮,穴岩石而窟伏。

  从水蛟而为徙兮,与神龙乎休息。

  何山石之崭岩兮,灵魂屈而偃蹇。

  含素水而蒙深兮,日眇眇而既远。

  哀形体之离解兮,神罔两而无舍。

  惟椒兰之不反兮,魂迷惑而不知路。

  愿无过之设行兮,虽灭没之自乐。

  痛楚国之流亡兮,哀灵修之过到。

  固时俗之溷浊兮,志瞀迷而不知路。

  念私门之正匠兮,遥涉江而远去。

  念女嬃之婵媛兮,涕泣流乎于悒。

  我决死而不生兮,虽重追吾何及。

  戏疾濑之素水兮,望高山之蹇产。

  哀高丘之赤岸兮,遂没身而不反。

谬谏

  怨灵修之浩荡兮,夫何执操之不固?

  悲太山之为隍兮,孰江河之可涸?

  愿承闲而效志兮,恐犯忌而干讳。

  卒抚情以寂寞兮,然怊怅而自悲。

  玉与石其同匮兮,贯鱼眼与珠玑。

  驽骏杂而不分兮,服罢牛而骖骥。

  年滔滔而自远兮,寿冉冉而愈衰。

  心悇憛而烦冤兮,蹇超摇而无冀。

  固时俗之工巧兮,灭规矩而改错。

  郤骐骥而不乘兮,策驽骀而取路。

  当世岂无骐骥兮,诚无王良之善驭。

  见执辔者非其人兮,故驹跳而远去。

  不量凿而正枘兮,恐矩矱之不同。

  不论世而高举兮,恐操行之不调。

  弧弓弛而不张兮,孰云知其所至?

  无倾危之患难兮,焉知贤士之所死?

  俗推佞而进富兮,节行张而不著。

  贤良蔽而不群兮,朋曹比而党誉。

  邪说饰而多曲兮,正法弧而不公。

  直士隐而避匿兮,谗谀登乎明堂。

  弃彭咸之娱乐兮,灭巧倕之绳墨。

  菎蕗杂于黀蒸兮,机蓬矢以射革。

  驾蹇驴而无策兮,又何路之能极?

  以直鍼而为钓兮,又何鱼之能得?

  伯牙之绝弦兮,无锺子期而听之。

  和抱璞而泣血兮,安得良工而剖之?

  同音者相和兮,同类者相似。

  飞鸟号其群兮,鹿鸣求其友。

  故叩宫而宫应兮,弹角而角动。

  虎啸而谷风至兮,龙举而景云往。

  音声之相和兮,言物类之相感也。

  夫方圜之异形兮,势不可以相错。

  列子隐身而穷处兮,世莫可以寄讬。

  众鸟皆有行列兮,凤独翔翔而无所薄。

  经浊世而不得志兮,愿侧身岩穴而自讬。

  欲阖口而无言兮,尝被君之厚德。

  独便悁而怀毒兮,愁郁郁之焉极?

  念三年之积思兮,愿壹见而陈辞。

  不及君而骋说兮,世孰可为明之?

  身寝疾而日愁兮,情沉抑而不扬。

  众人莫可与论道兮,悲精神之不通。

  乱曰:

  鸾皇孔凤日以远兮,畜凫驾鹅。

  鸡鹜满堂坛兮,鼉黽游乎华池。

  要褭奔亡兮,腾驾橐驼。

  铅刀进御兮,遥弃太阿。

  拔搴玄芝兮,列树芋荷。

  橘柚萎枯兮,苦李旖旎。

  甂瓯登于明堂兮,周鼎潜潜乎深渊。

  自古而固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

为袁绍檄豫州
两汉陈琳

  左将军领豫州刺史郡国相守:盖闻明主图危以制变,忠臣虑难以立权。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立非常之功。夫非常者,故非常人所拟也。曩者强秦弱主,赵高执柄,专制朝权,威福由己,时人迫胁,莫敢正言,终有望夷之败,祖宗焚灭,污辱至今,永为世鉴。及臻吕后季年,产、禄专政,内兼二军,外统梁、赵,擅断万机,决事省禁,下凌上替,海内寒心。于是绛侯、朱虚兴兵奋怒,诛夷逆暴,尊立太宗,故能王道兴隆,光明显融,此则大臣立权之明表也。

  司空曹操祖父中常侍腾,与左悺、徐璜并作妖孽,饕餮放横,伤化虐民。父嵩,乞丐携养,因赃假位,舆金辇璧,输货权门,窃盗鼎司,倾覆重器。操赘阉遗丑,本无懿德,僄狡锋协,好乱乐祸。幕府董统鹰扬,扫除凶逆。续遇董卓侵官暴国,于是提剑挥鼓,发命东夏。收罗英雄,弃瑕取用,故遂与操同谘合谋,授以裨师,谓其鹰犬之才,爪牙可任。至乃愚佻短略,轻进易退,伤夷折衄,数丧师徒。幕府辄复分兵命锐,修完补辑,表行东郡领兖州刺史,被以虎文,奖蹙威柄,冀获秦师一克之报。而操遂承资拔扈,肆行凶忒,割剥元元,残贤害善。故九江太守边让,英才俊伟,天下知名,直言正色,论不阿谄,身首被枭悬之诛,妻孥受灰灭之咎。自是士林愤痛,民怨弥重,一夫奋臂,举州同声,故躬破于徐方,地夺于吕布,彷徨东裔,蹈据无所。幕府惟强干弱枝之义,且不登叛人之党,故复援旌擐甲,席卷起征,金鼓响振,布众奔沮,拯其死亡之患,复其方伯之位,则幕府无德于兖土之民,而有大造于操也。后会鸾驾反旆,群虏寇攻。时冀州方有北鄙之警,匪遑离局,故使从事中郎徐勋就发遣操,使缮修郊庙,翊卫幼主。操便放志,专行胁迁,当御者禁,卑侮王室,败法乱纪,坐领三台,专制朝政,爵赏由心,刑戮在口,所爱光五宗,所恶灭三族,群谈者受显诛,腹议者蒙隐戮,百寮钳口,道路以目,尚书记朝会,公卿充员品而已。故太尉杨彪,典历二司,享国极位,操因缘眦睚,被以非罪,榜楚参并,五毒备至,触情任忒,不顾宪纲。又议郎赵彦,忠谏直言,议有可纳。是以圣朝含听,改容加饰,操欲迷夺时明,杜绝言路,檀收立杀,不俟报闻。又梁孝王,先帝母昆,坟陵尊显,桑梓松柏,犹宜肃恭,而操帅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至令圣朝流涕,士民伤怀。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遇隳突,无骸不露。身处三公之位,而行桀虏之态,污国虐民,毒施人鬼。加其细政苛惨,科防互设,罾缴充蹊,坑阱塞路,举手挂网罗,动足触机陷,是以兖、豫有无聊之民,帝都有吁嗟之怨。历观载籍,无道之臣,贪残酷烈,于操为甚。

  幕府方诘外奸,未及整训,加绪含容,冀可弥缝。而操豺狼野心,潜包祸谋,乃欲摧挠栋梁,孤弱汉室,除灭忠正,专为枭雄。往者伐鼓北征公孙瓒,强寇桀逆,拒围一年。操因其未破,阴交书命,外助王师,内相掩袭,故引兵造河,方舟北济。会其行人发露,瓒亦枭夷,故使锋芒挫缩,厥图不果。尔乃大军过荡西山,屠各左校,皆束手奉质,争为前登,犬羊残丑,消沦山谷。于是操师震慑,晨夜逋遁,屯据敖仓,阻河为固,欲以螗螂之斧,御隆车之隧。幕府奉汉威灵,折冲宇宙,长戟百万,胡骑千群,奋中黄、育、获之士,骋良弓劲弩之势,并州越太行,青州涉济、漯,大军泛黄河而角其前,荆州下宛、叶而掎其后,雷霆虎步,并集虏庭,若举炎火以焫飞蓬,覆沧海以沃熛炭,有何不灭者哉?又操军吏士,其可战者,皆出自幽、冀,或故营部曲,咸怨旷思归,流涕北顾。其馀兖、豫之民,及吕布、张扬之遗众,覆亡迫胁,权时苟从,各被创痍,人为雠敌。若回旆方徂,登高罔而击鼓吹,扬素挥以启降路,必土崩瓦解,不俟血刃。方今汉室陵迟,纲维弛绝,圣朝无一介之辅,股肱无折冲之势,方畿之内,简练之臣皆垂头拓翼,莫所凭恃,虽有忠义之佐,胁于暴虐之臣,焉能展其节?又操持部曲精兵七百,围守宫阙,外托宿卫,内实拘执,惧其篡逆之萌,因斯而作。此乃忠臣肝脑涂地之秋,烈士立功之会,可不勖哉!

  操又矫命称制,遣使发兵,恐边远州郡过听绐与,强寇弱主违众旅叛,举以丧名,为天下笑,则明哲不敢也。即日幽、并、青、冀四州并进。书到,荆州勒见兵,与建忠将军协同声势,州郡各整戎马,罗落境界,举师扬威,并匡社稷,则非常之功于是乎著。其得操首者,封五行户侯,赏钱五千万。部曲偏裨将校诸吏降者,勿有所问。广宣恩信,班扬符赏,布告天下,咸使知圣朝有拘逼之难,如律令。

©国学猫 皖ICP备18026045号-3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3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