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袁州还京行次安陆先寄随州周员外
行行指汉东,暂喜笑言同。
雨雪离江上,蒹葭出梦中。
面犹含瘴色,眼已见华风。
岁暮难相值,酣歌未可终。
行行指漢東,暫喜笑言同。
雨雪離江上,蒹葭出夢中。
面猶含瘴色,眼已見華風。
歲暮難相值,酣歌未可終。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接到皇帝让我回京的诏命,我便匆匆地赶回长安,经过这些天的赶路,已快到达汉水东边的随州了。此时我的心情特别高兴,在这南方蛮荒之地已生活很久,终于又可以听到久违的中原声音了。
渡过长江的时候,正赶上雨雪交加,只见两岸蒹葭苍苍,白茫茫一片,仿佛刚刚走出古泽云梦中。
虽然我因久在南方瘴疠之地而患病,面容憔悴昏暗,但是似乎眼中已看到了日思夜想的中原风景。
注释
年终岁尾,寒冬即将过去,春天就要到来,我多么希望马上与你重逢,到那时,我们开怀畅饮,尽兴歌唱,不要让快乐歌尽曲终。
周员外:周君巢,是韩愈同朝为官的好友。
汉东:随州。位于湖北省北部,地处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汇地带,在古代被称为“汉东之国”。
蒹葭:特定生长周期的荻与芦。蒹:没长穗的荻。葭:初生的芦苇。
梦:这里指古泽云梦。诗人被贬后又由江西重回长安,路过安陆,安陆为地名,地处湖北中部。
瘴色:南方瘴疠地的雾气,这里指瘴疠患病的气色。
华风:汉族或中原的风俗,一说是晴朗时日的天气,这里形容结束贬谪生活后愉快的心情。
酣歌:尽兴歌唱。
赏析
这首诗是韩愈谪居荒远的南方之地,在接到皇帝召回长安的诏令后,由袁州回返京城途中所写,是寄赠随州好友周员外的。 诗中主要勾画出两种心境:一种是结束贬谪生活、重新回到长安的喜悦;另一种是自己与周员外亲密无间的友情。“行行指汉东”,描写自己回归长安之时日夜兼程、匆忙赶路的状态,流露出作者急切回归的心情。“雨雪离江上,蒹葭出梦中”,以诗情画意之笔,勾勒出一幅风雨兼程的回归图,其诗境与李白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后面几句表达了渴盼与好友尽快重逢的心声,以“酣歌未可终”突出了自己与周君巢的深厚友情。全诗风格质朴,层次分明,心中情怀,尽显笔端。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韩愈的诗词
► 韩愈的名句
猜您喜欢
声声慢·高寒户牖
高寒户牖,虚白尊罍,千山尽入孤光。玉影如空,天葩暗落清香。平生此兴不浅,记当年、独据胡床。怎知道,是岁华换却,处处堪伤。
已是南楼曲断,纵疏花淡月,也只凄凉。冷雨斜风,何况独掩西窗。天涯故人总老,谩相思、永夜相望。断梦远,趁秋声、一片渡江。
杂诗二首·其二
思妇临高台,长想凭华轩。
弄弦不成曲,哀歌若送言。
箕帚留江介,良人处雁门。
讵忆无衣苦,但知狐白温。
日暗牛羊下,野雀满空园。
孟冬寒风起,东壁正中昏。
朱火独照人,抱景自愁怨。
谁知心曲乱?所思不可论。
渡江之越宿萧山县
昨夜大江舟,今宵小驿楼。
只身千里客,孤枕一灯秋。
市酒难成醉,乡书莫寄愁。
胸中无史记,浪作会稽游。
踏莎美人·清明
拾翠归迟,踏春期近,香笺小迭邻姬讯。樱桃花谢已清明,何事绿鬟斜亸、宝钗横。
浅黛双弯,柔肠几寸,不堪更惹其他恨。晓窗窥梦有流莺,也觉个侬憔悴、可怜生。
嘲鲁儒
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
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
足著远游履,首戴方山巾。
缓步从直道,未行先起尘。
秦家丞相府,不重褒衣人。
君非叔孙通,与我本殊伦。
时事且未达,归耕汶水滨。
庾楼晓望
独凭朱槛立凌晨,山色初明水色新。
竹雾晓笼衔岭月,频风暖送过江春。
子城阴处犹残雪,衙鼓声前未有尘。
三百年来庾楼上,曾经多少望乡人。
巽上人以竹间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
芳丛翳湘竹,零露凝清华。
复此雪山客,晨朝掇灵芽。
蒸烟俯石濑,咫尺凌丹崖。
圆方丽奇色,圭璧无纤瑕。
呼儿爨金鼎,馀馥延幽遐。
涤虑发真照,还源荡昏邪。
犹同甘露饭,佛事薰毗耶。
咄此蓬瀛侣,无乃贵流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