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岸风威动,寒房烛影微。
岭猿霜外宿,江鸟夜深飞。
独坐亲雄剑,哀歌叹短衣。
烟尘绕阊阖,白首壮心违。
译文
陡峭的岸边狂风大作,凄冷的房屋里只有点点微弱烛光。
猿猴露宿在结霜的山岭,深夜时分江边还有鸟儿飞过。
身着短衣独自坐着,手握宝剑悲歌长叹。
烟尘环绕着那雄伟宫门,已是两鬓斑白,满怀壮志却无处施展。
注释
阊阖:阊阖门原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天门,后泛指宫门或京都城门,借指京城、宫殿、朝廷等。
这首诗由夜中景事发端,前两联写夜中之景,颈联写夜中之事,尾联则即景抒怀,抒发了壮志难伸的深沉感慨。
前两联描写了一幅夔阁秋夜图:陡峭的两岸,强劲的寒风,猿猴在野外哀鸣,大江上鸟儿孤独地飞着,浓黑如漆的夜晚,烛影更显微小。首句中的“绝岸”,应指瀼西附近峡江两岸陡峭的山崖。《柴门》诗中写道:“孤舟登瀼西,回首望两崖。”崖,指山石陡立的侧面,与“绝岸”之意相近;一个“望”字,突出了江岸的高绝,亦是“绝岸”在瀼西的佐证。“寒房烛影微”,烘托出秋夜寒冷凄凉的气氛。“江鸟夜深飞”,水鸟因风威难以栖息林中,故深夜避风仍飞。这些景物描写呈现出一种凄冷孤寂的氛围,为后两联的抒情做了铺垫。
“独坐亲雄剑”,表现了诗人漂泊无依的孤独凄凉。“哀歌叹短衣”,诗人写中夜不寐之感怀,将宁戚饭牛歌嵌入其中,尤为恰切。“短衣”,平民百姓之衣。古代儒者皆着长衫,杜甫一向以儒生自居。这里用宁戚事,不仅自伤贫困,而且借“叹短衣”,发出天下虽大却无以庇身的感慨,即叹生不逢时,不为世用之意。宁戚有此叹,杜甫亦有此叹,且宁戚歌曰“长夜漫漫”,正与杜甫咏夜之诗题相关合,典事用到如此地步,可谓恰到好处。“烟尘绕阊阖”以“阊阖”指长安,说明战乱一直在威胁着朝廷。“白首壮心违”是诗人年老无成的悲叹。时局动乱,诗人握剑悲歌,虽有济世之“壮心”,但难以施展,表明其忧国忧民、报国无门的悲愤。
此诗一反“优游自在”的心态,代之以“独坐”而“哀歌”的悲凉,代之以“亲雄剑”而思救世的壮烈。结句“白首壮心违”,是诗人感叹自己垂垂老矣而无力再展远大抱负,更使这种悲壮暴露无遗。
参考资料:
1、张志烈主编. 杜诗全集 今注本 第4卷[M]. 成都:天地出版社, 1999:1876-1877.
2、叶渠梁选编. 杜甫诗集典故探义 下[M].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8:820-821.
3、宋红编著;陈祖美主编. 每依北斗望京华 杜甫卷[M]. 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 2015:297-298.
4、张忠纲主编;赵睿才,宋开宝,纂维副主编. 杜甫大辞典[M].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9:143.
《夜》是一首五言律诗。夜已渐深,诗人仍不能入睡。听到风声和猿鸟声,对着残灯与匣剑,看到身上穿的短衣,不禁想起国家的危难,而自己垂垂老矣,无力再施展远大抱负,表达了漂泊无依、年老孤愁的凄冷心境,以及忧国伤时、报国无门的悲愤。此诗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诗人写中夜不寐的感怀,巧妙化用宁戚饭牛的典故,尤为恰切。
此诗当是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杜甫客居夔州瀼西时所作。这年九月,吐蕃寇灵州、邠州,郭子仪屯兵泾阳,京师戒严。杜甫有感于时事,于是即夜中景事而作此诗。
参考资料:
1、叶渠梁选编. 杜甫诗集典故探义 下[M].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8:820-821.
2、张忠纲主编;赵睿才,宋开宝,纂维副主编. 杜甫大辞典[M].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9:143.
太行山似海,波澜壮天地。
山峡十九转,奇峰当面立。
仰望天一线,俯窥千仞壁。
外线雾飘浮,内线云层积。
山阳薄雾散,山阴白雪密。
溪流走山谷,千里赴无极。
清漳映垂柳,灌溉稻黍稷。
园田村舍景,无与江南异。
我行半中国,廿年不暖席。
五岭度三载,罗霄岁余寄。
武夷品新茶,仙霞曾游击。
突围到章贡,埋伏到九嶷。
黄山观云海,茅山竖战戟。
风驰万壑开,云卷千峰集。
殊多友姿态,林泉更幽僻。
此日见太行,险峻称第一。
我初入山来,麻田度良夕。
六年战平原,山居睡沉寂。
朝来启户牖,山光照四壁。
迎面仙人峰,侧观似飞骑。
又似南面朝,又似相让揖。
又似张锦屏,榜题挥彩笔。
又似三人会,俯首方对弈。
又似故友逢,抵掌谈昔昔。
众山齐南向,万马奔飞檄。
忽然一转折,昂首与天逼。
相看长不厌,万幻数难悉。
因念抗战中,华北阻寇骑。
平型雁门捷,阳堡显奇迹。
妙峰战北平,翼东敌逃逸。
大军出雄关,满蒙斧初劈。
东进抵渤海,齐鲁喜洋溢。
南进战苏皖,淮泗波涛激。
西征向郑洛,中原撑半壁。
江淮与河汉,四望红旗立。
南去海南岛,珠江风暴急。
敌后三战场,驰骋羽书疾。
决策赖延安,太行天下脊。
一九四二年,苦战破铁壁。
主力与民兵,敌军尽战栗。
始知不义战,厥功永难毕。
人心有向背,所到皆振臂。
政治尊民主,联合定大计。
经济重生产,首事减租息。
文化归大众,工农兵统一。
民间艺术源,提炼显神迹。
教条毒害多,新旧皆有弊。
惟在实践中,创造合实际。
请看解放区,人足家自给。
盗匪告肃清,乞丐无处觅。
稼墙与工商,生产事蓄积。
在在无贫乏,耕三而余一。
大同尚有期,小康已中的。
华夏五千年,治隆谁能匹?
以此言抗战,到处破强敌。
以此言建国,扫除苛政迹。
可怜顽固派,摩擦空费力。
可怜敌与伪,泥足危岌岌。
人民革命军,狂潮如卷席。
沛然谁能御?四海望宁一。
辛勤四年来,收功在近纪。
吁嗟乎!黄河东走汇百川,自来表里太行山。
万年民旅发祥地,抗战精华又此间。
山西在怀抱,河北置左肩。
山东收眼底,河南示鼻端。
长城大漠作后殿,提携捧负依陕甘。
更有人和胜天时,地利攻守相攸关。
创业不拔赖基地,我过太行梦魂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