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国学典籍 国学人物 成语大全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 近义词 反义词 在线反馈

筠州学记

宋代曾巩

  周衰,先王之迹熄。至汉,六艺出于秦火之余,士学于百家之后。当是时,能明先王之道者,扬雄而已。而雄之书,世未知好也。然士之出于其时者,皆勇于自立。无苟简之心,其取予进退去就,必度于礼义。

  自此至于魏晋以来,其风俗之弊,人材之乏久矣。以迄于今,士乃特有起于千载之外,明先王之道,以寤后之学者。世虽不能皆知其意,而往往好之。故习其说者,论道德之旨,而知应务之非近;议从政之体,而知法古之非迂。不乱于百家,不蔽于传疏。其所知者若此,此汉之士所不能及。然能尊而守之者,则未必众也。故乐易敦朴之俗微,而诡欺薄恶之习胜。此俗化之美,所以未及于汉也。

  夫所闻或浅,而其义甚高,与所知有余,而其守不足者,其故何哉?由汉之士察举于乡闾,故不能不笃于自修。今之士选用于文章,故不得不笃于所学。至于循习之深,则得于心者,亦不自知其至也。由是观之,则上所好,下必有甚者焉。岂非信欤!令汉与今有教化开导之方,有庠序养成之法,则士于学行,岂有彼此之偏乎?

  筠为州,在大江之西,其地僻绝。当庆历之初,诏天下立学,而筠独不能应诏,州之士以为病。至治平三年,始告于知州事,尚书都官郎中董君仪。董君乃与通判州事国子博士郑君蒨相州之东南,得亢爽之地,筑宫于其上。二君乃以书走京师,请记于予。

  予谓二君之于政,可谓知所务矣。故为之著予之所闻者以为记,而使归刻焉。

和士特栽果十首·石榴

庭榴结实垫芳丛,一夜飞霜染茜容。

万子同胞无异质,金房玉隔谩重重。

城南二首·其一

宋代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如梦令·野店几杯空酒

宋代向滈

野店几杯空酒。醉里两眉长皱。已自不成眠,那更酒醒时候。知否。知否。直是为他消瘦。

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宋代苏轼

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

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搀天长。

客舟何处来,棹歌中流声抑扬。

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

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

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闻莺

过雨溪山净,新晴花柳明。

来穿雨好树,别作一家声。

故欲撩诗兴,仍添怀友情。

惊飞苦难见,那更绿阴成。

卜算子·樽前一曲歌

樽前一曲歌,歌里千重意。才欲歌时泪已流,恨应更、多于泪。

试问缘何事?不语如痴醉。我亦情多不忍闻,怕和我、成憔悴。

避风行船

宋代沈括

  江湖间唯畏大风。冬月风作有渐,船行可以为备,唯盛夏风起于顾盼间,往往罹难。曾闻江国贾人有一术,可免此患。大凡夏月风景,须作于午后,欲行船者五鼓初起,视星月明洁,四际至地,皆无云气,便可行,至于巳时即止。如此无复与暴风遇矣。

太白岭

太白巃嵷东南驰,众岭环合青纷披。

烟云厚薄皆可爱,树石疏密自相宜。

阳春已归鸟语乐,溪水不动鱼行迟。

生民何由得处所,与兹鱼鸟相谐熙。

陈留道中

雍丘纡路到陈留,积雨弥漫涨畎畴。

道左流民形似鬼,能无百里为分忧。

上西平·送杜叔高

恨如新,新恨了,又重新。看天上、多少浮云。江南好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夜来风雨,春归似欲留人。

尊如海,人如玉,诗如锦,笔如神。能几字、尽殷勤。江天日暮,何时重与细论文。绿杨阴里,听阳关、门掩黄昏。

示圆阇梨偈

宋代〕 柴陵郁禅师

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

而今尘尽光生,照破青山万朵。(青山 一作:山河)

菩萨蛮·赤阑桥尽香街直

宋代陈克

赤阑桥尽香街直,笼街细柳娇无力。金碧上青空,花晴帘影红。

黄衫飞白马,日日青楼下。醉眼不逢人,午香吹暗尘。

德佑二年岁旦·其一

力不胜于胆,逢人空泪垂。

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

日近望犹见,天高问岂知。

朝朝向南拜,愿睹汉旌旗。

鹊桥仙·扁舟昨泊

宋代吴潜

扁舟昨泊,危亭孤啸,目断闲云千里。前山急雨过溪来,尽洗却、人间暑气。

暮鸦木末,落凫天际,都是一团秋意。痴儿騃女贺新凉,也不道、西风又起。

舟中

宋代刘过

下水南风未觉难,我舟不动稳如山。

东西日月寻常事,变化烟云顷刻间。

沙鸟似惊皆退避,椅峦如画亦浑间。

归期只俗长安近,屈指何时到北关。

村豪

日击收田鼓,时称大有年。

烂倾新酿酒,饱载下江船。

女髻银钗满,童袍毳氎鲜。

里胥休借问,不信有官权。

归雁二首·其二

作计胸怀早,为生去住频。

固违阴岭雪,不尽洞庭春。

巧作斜行字,催归去国人。

知时如有信,决起亦相亲。

田家四时·其二

麻麦闻熟刈,蚕成缲莫迟。

更看田中禾,莨莠时去之。

幸此赤日长,农事岂敢违。

愿言一岁稔,不受三冬饥。

落梅二首

宋代陆游

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合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

醉折残梅一两枝,不妨桃李自逢时。

向来冰雪凝严地,力斡春回竟是谁?

©国学猫 皖ICP备18026045号-3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3303号